E等公務員,e學中心,解答,測驗,醫療照護機構工作人員感染之監測與處理-安全針具的使用及尖銳物品扎傷預防與血液噴灑處理防護
「醫療照護機構工作人員感染之監測與處理-安全針具的使用及尖銳物品扎傷預防與血液噴灑處理防護」e等公務園+e學中心+學習平臺解答
相信大家會搜尋進來,應該也是為了更快速完成測驗,貼心的我們懂你❤資料均網路上蒐集整理,僅供參考。大家善用Ctrl+F搜尋題目關鍵字,相信很快就找到答案。
問:下列使用安全針具的敘述何者錯誤? 安全針具可以降低針扎發生率,減少醫療人員針扎的風險 使用安全針具需遵守無菌技術,避免病人發生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v 安全針具可以100%減少針扎 要能瞭解且正確操作安全針具才能有效避免針扎 問:若在為病人抽血時不慎發生針扎,事後發現病人anti-HIV陽性,被針扎醫護人員應儘快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一般建議服用多久? 24小時 7天 14天v 28天 問:不小心被HIV病人抽血後的針頭扎傷,多久時間內應避免捐血、懷孕或哺乳等行為? 1個月v 3個月 6個月 12個月 問:針扎事件後預防C型肝炎病毒感染,若暴觸人員anti-HCV為陰性,建議抽血追蹤時間為? 扎傷後1個月、3個月v 扎傷後3個月、6個月 扎傷後2個月、4個月 不須定期追蹤 問:被血液污染的針頭或尖銳物品扎傷有可能感染下列何種疾病? B型肝炎 C型肝炎 人類免疫不全病毒v 以上皆是 問:針扎事件後,經醫師評估須施打免疫球蛋白,一般建議施打時機為何,已達最佳效果?v 24小時內 48小時內 72小時內 7天 問:醫療法第56條規定醫療機構應依其提供服務之性質,具備適當之醫療場所及安全設施,醫療機構對於所屬醫事人員執行直接接觸病人體液或血液之醫療處置時, 應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起,五年內按比例逐步完成全面提供安全針具。v ○ ╳ 問:經由受血液污染的針頭刺穿皮膚所造成的血液感染機率為? HIV>C型肝炎>B型肝炎 C型肝炎>HIV>B型肝炎v B型肝炎>C型肝炎>HIV B型肝炎>HIV>C型肝炎 問:下列何者是預防血體液暴觸的方法? 照護病人應採標準防護措施 急救外傷大出血的病人,醫療人員應穿戴手套、口罩、隔離衣,有血液噴濺可能,請配戴面罩或護目鏡 若有接觸病人血液和體液可能性,醫護人員應戴手套v 以上皆是 問:下列哪種行為,最容易引起針頭或尖銳物品扎傷? 丟棄空針時v 針頭回套 抽取藥物時 測血糖時 問:暴觸來源同時為HIV及HCV感染,暴觸人員暴觸後發生anti-HCV陽轉,則anti-HIV須追蹤多久? 3個月 6個月v 12個月 18個月 問:為了避免抽血後的空針刺傷他人,所以可以將針頭回套? ○v ╳ 問:如遇躁動無法配合的病人,執行抽血檢查前,應先適當固定病人,避免過程中遭針扎。v ○ ╳ 問:實習醫師在幫病人抽血過程中,因病人躁動而遭針頭扎傷手指。請問以下處理順序何者正確? 包紮傷口→進行通報→詳查暴觸來源及抽血檢驗 進行通報→包紮傷口→詳查暴觸來源及抽血檢驗v 擠壓傷口處使血液流出並以流動水沖洗5分鐘→進行通報→詳查暴觸來源及抽血檢驗 問:預防針扎之策略下列何者正確? 醫療人員應接受預防針扎教育訓練 雇主應提供工作人員B型肝炎疫苗施打 提供安全的醫療作業環境包括安全針具等v 以上皆是 問:抽血時不慎遭病人血液噴濺至眼睛黏膜,以流動水或0.9%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v ○ ╳ 問:下列何者是預防針扎後感染B型肝炎最適當的方法?v 職前先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 職前先服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 針扎發生後7天內施打免疫球蛋白 針扎後服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 問:清潔人員大部分扎傷是被已丟棄於垃圾袋或分類錯誤的垃圾筒中突出的尖銳物品扎傷。v ○ ╳ 問:照護所有的病人應採標準防護措施。v ○ ╳ 問:尖銳物品收集盒達8分滿應直接密封丟棄,勿用手擠壓或從中取物。v ○ ╳
問:下列使用安全針具的敘述何者錯誤?
安全針具可以降低針扎發生率,減少醫療人員針扎的風險
使用安全針具需遵守無菌技術,避免病人發生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v 安全針具可以100%減少針扎
要能瞭解且正確操作安全針具才能有效避免針扎
問:若在為病人抽血時不慎發生針扎,事後發現病人anti-HIV陽性,被針扎醫護人員應儘快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一般建議服用多久?
24小時
7天
14天
v 28天
問:不小心被HIV病人抽血後的針頭扎傷,多久時間內應避免捐血、懷孕或哺乳等行為?
1個月
v 3個月
6個月
12個月
問:針扎事件後預防C型肝炎病毒感染,若暴觸人員anti-HCV為陰性,建議抽血追蹤時間為?
扎傷後1個月、3個月
v 扎傷後3個月、6個月
扎傷後2個月、4個月
不須定期追蹤
問:被血液污染的針頭或尖銳物品扎傷有可能感染下列何種疾病?
B型肝炎
C型肝炎
人類免疫不全病毒
v 以上皆是
問:針扎事件後,經醫師評估須施打免疫球蛋白,一般建議施打時機為何,已達最佳效果?
v 24小時內
48小時內
72小時內
7天
問:醫療法第56條規定醫療機構應依其提供服務之性質,具備適當之醫療場所及安全設施,醫療機構對於所屬醫事人員執行直接接觸病人體液或血液之醫療處置時, 應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起,五年內按比例逐步完成全面提供安全針具。
v ○
╳
問:經由受血液污染的針頭刺穿皮膚所造成的血液感染機率為?
HIV>C型肝炎>B型肝炎
C型肝炎>HIV>B型肝炎
v B型肝炎>C型肝炎>HIV
B型肝炎>HIV>C型肝炎
問:下列何者是預防血體液暴觸的方法?
照護病人應採標準防護措施
急救外傷大出血的病人,醫療人員應穿戴手套、口罩、隔離衣,有血液噴濺可能,請配戴面罩或護目鏡
若有接觸病人血液和體液可能性,醫護人員應戴手套
v 以上皆是
問:下列哪種行為,最容易引起針頭或尖銳物品扎傷?
丟棄空針時
v 針頭回套
抽取藥物時
測血糖時
問:暴觸來源同時為HIV及HCV感染,暴觸人員暴觸後發生anti-HCV陽轉,則anti-HIV須追蹤多久?
3個月
6個月
v 12個月
18個月
問:為了避免抽血後的空針刺傷他人,所以可以將針頭回套?
○
v ╳
問:如遇躁動無法配合的病人,執行抽血檢查前,應先適當固定病人,避免過程中遭針扎。
v ○
╳
問:實習醫師在幫病人抽血過程中,因病人躁動而遭針頭扎傷手指。請問以下處理順序何者正確?
包紮傷口→進行通報→詳查暴觸來源及抽血檢驗
進行通報→包紮傷口→詳查暴觸來源及抽血檢驗
v 擠壓傷口處使血液流出並以流動水沖洗5分鐘→進行通報→詳查暴觸來源及抽血檢驗
問:預防針扎之策略下列何者正確?
醫療人員應接受預防針扎教育訓練
雇主應提供工作人員B型肝炎疫苗施打
提供安全的醫療作業環境包括安全針具等
v 以上皆是
問:抽血時不慎遭病人血液噴濺至眼睛黏膜,以流動水或0.9%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
v ○
╳
問:下列何者是預防針扎後感染B型肝炎最適當的方法?
v 職前先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
職前先服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
針扎發生後7天內施打免疫球蛋白
針扎後服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
問:清潔人員大部分扎傷是被已丟棄於垃圾袋或分類錯誤的垃圾筒中突出的尖銳物品扎傷。
v ○
╳
問:照護所有的病人應採標準防護措施。
v ○
╳
問:尖銳物品收集盒達8分滿應直接密封丟棄,勿用手擠壓或從中取物。
v ○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