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等公務員,e學中心,解答,測驗,兒少高風險家庭網絡人員數位教材
「兒少高風險家庭網絡人員數位教材」e等公務園+e學中心+學習平臺解答
相信大家會搜尋進來,應該也是為了更快速完成測驗,貼心的我們懂你❤資料均網路上蒐集整理,僅供參考。大家善用Ctrl+F搜尋題目關鍵字,相信很快就找到答案。
問:與兒少高風險家庭政策由來密切相關的「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是於何時開始實施? 1.民國90年 2.民國91年 3.民國92年v 4.民國93年 問:以下的居家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兒少時常轉學,轉換生活環境 2.居家垃圾堆積,明顯有異味與蚊蟲孳生 3.門戶或室內空間安全性欠佳,影響居住安全v 4.以上皆是 問:哥哥在公園搶食其他孩子的食物,民眾看著哥哥的背影竊竊私語,他們可以怎麼做,就可以從一塊失去的麵包,發現高風險家庭孩子的危機?v 1.打電話給警察局通報發現舉止異常的孩子 2.安慰孩子不要生氣 3.告訴自己一塊麵包不算什麼 4.追上去指正哥哥錯誤的行為 問:劇中的公寓大廈管理人員,打電話無人接聽之後,便沒有後續作為,以下事項,哪些是他可以多做的? 1.上樓敲門查看究竟 2.向鄰居打聽該大樓有無就讀同校的孩子,進一步掌握學校資訊 3.翻找收遞信件的資料,看是否能找到媽媽的聯絡方式。v 4.以上皆是 問:為了健全兒少高風險家庭的通報網絡,民國100年11月特別修法,將下列哪些特別熟悉鄰里事務者,納入責任通報人員? 1.鄰里長 2.村(里)幹事 3.公寓大廈管理人員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衣著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時常穿著明顯破舊之上衣、褲子 2.兒少多天穿同一套衣物 3.多日沒有洗澡,身上有酸臭味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教育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家長讓行動不便的小孩或幼兒自行上學,沒有考慮到兒少自我照顧能力 2.家庭聯絡簿時常未簽,亦難以與家長聯繫 3.屆入學年齡,但家長遲未辦理入學手續v 4.以上皆是 問:劇中火車列車長,看著哥哥與妹妹慌張的從身邊跑過,因為要執行手邊勤務的關係,而沒有進一步作為,他可以怎麼做,就可能會幫助到孩子? 1.藉查票探知孩子的狀況 2.必要時通報下一站站務人員支援 3.詢問同車廂的乘客是否有孩子的親人v 4.以上皆是 問:主管機關應在知悉或接獲兒少高風險家庭通報起十日內進行訪視評估,並於一個月內提出評估報告。評估的內容包含下列哪些事項: 1.通報事由之確認 2.問題診斷及評估 3.服務目標之訂定 4.服務計畫之建議v 5.以上皆是 問:高風險家庭服務方案社工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為個案開發、尋找、連結合適的資源,並視個案的需求,結合相關機關提供整合性的服務,以下哪一個機關屬於整合性服務的一環? 1.社政 2.警政 3.教育 4.戶政 5.衛生 6.財政 7.金融管理 8.勞政 9.移民v 10.以上皆是 問:劇中兒少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在學校有哪些現象,因而引起老師的注意? 1.經常沒有到校 2.聯絡簿常常空白 3.打包營養午餐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醫療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屆入學年齡,但家長遲未辦理入學手續 2.兒少經常請病假,或久病未癒,但家長無法提出具體就醫診療證明 3.兒少有因未納健保而影響其就醫權益或疾病治療的情況v 4.以上皆是 問:通報率雖有大幅成長,但部分通報人員所填具之高風險家庭評估表,有幾個常見的問題。 1.資訊不完整,例如未填寫「案情簡述」欄 2.資訊不正確,例如個案家中無 18 歲以下兒童少年 3.重複通報,例如同時通報 113 及高風險家庭 4.過度通報,例如負擔家計者雖入獄服刑,但兒少有替代照顧者且照顧無虞v 5.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交通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家庭無交通工具,或僅有腳踏車,以致家庭主要照顧者無法外出工作,或無法載送兒少外出 2.兒少需要長時間步行到校上/下課,家長不願意幫孩子轉到最近的學校就讀 3.家長讓行動不便的小孩或幼兒自行上學,沒有考慮到兒少自我照顧能力v 4.以上皆是 問:兒少高風險家庭的案件並非屬於兒虐、家暴、性侵的網絡系統,它的服務特色是? 1.擴大篩檢體制,及早發現或篩檢具有高風險家庭之虞的個案 2.主動和提前介入前述家庭及個案,找出潛在的問題與需求 3.為前述家庭提供支持性、補充性、預防性的服務v 4.以上皆是 問:兒少高風險家庭的責任通報,受哪一部法令的規範?v 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2.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3.家庭暴力防治法 4.兒童權利公約 問:高風險家庭的通報與篩檢,必須仰賴各兒童少年福利或家庭服務相關業務人員的投入,包括村里幹事、公衛護士、教育人員、托育人員、基層員警、戶政人員等,根據統計,目前通報最踴躍的兩大單位是?v 1.教育與警政 2.醫事與移民 3.社政與戶政 4.勞政與財政 問:兒少高風險家庭是預防性的方案,兒少保護具有緊急性的特質,兩者很容易混淆,下列哪一項並非屬於兒少高風險家庭的個案? 1.家庭暴力、性侵害、兒童虐待之個案 2.經醫師診斷有非身體器官失功能所致之生長遲緩 3.兒少所處環境直接影響其健康或安全 4.單純經濟個案 5. 已接受政府或民間單位協助且可滿足案家需求之個案 6.非因家庭因素或照顧者因素所造成之中輟或中輟之虞個案 7.主要照顧者功能有欠缺,但有替代照顧者可及時提供照顧且照顧功能佳 8.兒少有情緒問題但家庭可因應v 9.以上皆是 問:微電影<小山>要提醒的兒少高風險家庭責任通報人員有哪些? 1.醫事人員 2.公寓大廈管理員 3.教育教保人員 4.火車列車長 5.一般民眾v 6.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管教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管教使用的方式、強度超過孩子的年齡、特質、身心狀況所能負荷的範圍 2.只有用打罵、剝奪等方式管教孩子,難以彈性調整 3.管教者將莫名的事由如龐大家庭經濟壓力、夫妻關係惡化歸因於小孩,以憤怒、負向的語言,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沒價值、不值得被關愛的人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哪一項指標的發生,致使兒少日常生活沒有獲得適當照顧,屬於兒少高風險家庭的定義? 1.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帶年幼子女與人同居、或有離家出走之念頭者等。 2.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3.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有自殺風險個案,尚未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自殺行為。 4.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 5.非自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負擔家計者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 6.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v 7.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安全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經常有不明人士出入家中或頻繁更換同居人;或經常將兒少託付給不同的照顧者照顧 2.照顧者攜子女經常深夜未歸在外遊蕩,或出入不良場所,影響兒少生活作息 3.照顧者攜子女經常深夜未歸在外遊蕩,或出入不良場所,影響兒少生活作息,家中成員經常爭執、關係不佳,使兒少處於高衝突、高暴力之環境,致其人身安全遭受威脅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餐食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連續吃泡麵、稀飯;喝水、吃餅乾充飢 2.一天只能吃一餐 3.幾乎不吃、暴飲暴食,或有囤積食物的習慣v 4.以上皆是 問:劇中媽媽一聽到要住院,帶著孩子轉身就跑,醫事與志工人員處理兒少高風險家庭的敏感度,那一項比較接近正確的推測?v 1.媽媽可能因為健保卡被鎖卡,擔心沒有錢付醫藥費 2.年輕媽媽不懂得照顧孩子 3.擔心哥哥也被妹妹傳染 4.不想住院
問:與兒少高風險家庭政策由來密切相關的「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是於何時開始實施?
1.民國90年
2.民國91年
3.民國92年
v 4.民國93年
問:以下的居家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兒少時常轉學,轉換生活環境
2.居家垃圾堆積,明顯有異味與蚊蟲孳生
3.門戶或室內空間安全性欠佳,影響居住安全
v 4.以上皆是
問:哥哥在公園搶食其他孩子的食物,民眾看著哥哥的背影竊竊私語,他們可以怎麼做,就可以從一塊失去的麵包,發現高風險家庭孩子的危機?
v 1.打電話給警察局通報發現舉止異常的孩子
2.安慰孩子不要生氣
3.告訴自己一塊麵包不算什麼
4.追上去指正哥哥錯誤的行為
問:劇中的公寓大廈管理人員,打電話無人接聽之後,便沒有後續作為,以下事項,哪些是他可以多做的?
1.上樓敲門查看究竟
2.向鄰居打聽該大樓有無就讀同校的孩子,進一步掌握學校資訊
3.翻找收遞信件的資料,看是否能找到媽媽的聯絡方式。
v 4.以上皆是
問:為了健全兒少高風險家庭的通報網絡,民國100年11月特別修法,將下列哪些特別熟悉鄰里事務者,納入責任通報人員?
1.鄰里長
2.村(里)幹事
3.公寓大廈管理人員
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衣著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時常穿著明顯破舊之上衣、褲子
2.兒少多天穿同一套衣物
3.多日沒有洗澡,身上有酸臭味
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教育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家長讓行動不便的小孩或幼兒自行上學,沒有考慮到兒少自我照顧能力
2.家庭聯絡簿時常未簽,亦難以與家長聯繫
3.屆入學年齡,但家長遲未辦理入學手續
v 4.以上皆是
問:劇中火車列車長,看著哥哥與妹妹慌張的從身邊跑過,因為要執行手邊勤務的關係,而沒有進一步作為,他可以怎麼做,就可能會幫助到孩子?
1.藉查票探知孩子的狀況
2.必要時通報下一站站務人員支援
3.詢問同車廂的乘客是否有孩子的親人
v 4.以上皆是
問:主管機關應在知悉或接獲兒少高風險家庭通報起十日內進行訪視評估,並於一個月內提出評估報告。評估的內容包含下列哪些事項:
1.通報事由之確認
2.問題診斷及評估
3.服務目標之訂定
4.服務計畫之建議
v 5.以上皆是
問:高風險家庭服務方案社工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為個案開發、尋找、連結合適的資源,並視個案的需求,結合相關機關提供整合性的服務,以下哪一個機關屬於整合性服務的一環?
1.社政
2.警政
3.教育
4.戶政
5.衛生
6.財政
7.金融管理
8.勞政
9.移民
v 10.以上皆是
問:劇中兒少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在學校有哪些現象,因而引起老師的注意?
1.經常沒有到校
2.聯絡簿常常空白
3.打包營養午餐
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醫療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屆入學年齡,但家長遲未辦理入學手續
2.兒少經常請病假,或久病未癒,但家長無法提出具體就醫診療證明
3.兒少有因未納健保而影響其就醫權益或疾病治療的情況
v 4.以上皆是
問:通報率雖有大幅成長,但部分通報人員所填具之高風險家庭評估表,有幾個常見的問題。
1.資訊不完整,例如未填寫「案情簡述」欄
2.資訊不正確,例如個案家中無 18 歲以下兒童少年
3.重複通報,例如同時通報 113 及高風險家庭
4.過度通報,例如負擔家計者雖入獄服刑,但兒少有替代照顧者且照顧無虞
v 5.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交通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家庭無交通工具,或僅有腳踏車,以致家庭主要照顧者無法外出工作,或無法載送兒少外出
2.兒少需要長時間步行到校上/下課,家長不願意幫孩子轉到最近的學校就讀
3.家長讓行動不便的小孩或幼兒自行上學,沒有考慮到兒少自我照顧能力
v 4.以上皆是
問:兒少高風險家庭的案件並非屬於兒虐、家暴、性侵的網絡系統,它的服務特色是?
1.擴大篩檢體制,及早發現或篩檢具有高風險家庭之虞的個案
2.主動和提前介入前述家庭及個案,找出潛在的問題與需求
3.為前述家庭提供支持性、補充性、預防性的服務
v 4.以上皆是
問:兒少高風險家庭的責任通報,受哪一部法令的規範?
v 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2.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3.家庭暴力防治法
4.兒童權利公約
問:高風險家庭的通報與篩檢,必須仰賴各兒童少年福利或家庭服務相關業務人員的投入,包括村里幹事、公衛護士、教育人員、托育人員、基層員警、戶政人員等,根據統計,目前通報最踴躍的兩大單位是?
v 1.教育與警政
2.醫事與移民
3.社政與戶政
4.勞政與財政
問:兒少高風險家庭是預防性的方案,兒少保護具有緊急性的特質,兩者很容易混淆,下列哪一項並非屬於兒少高風險家庭的個案?
1.家庭暴力、性侵害、兒童虐待之個案
2.經醫師診斷有非身體器官失功能所致之生長遲緩
3.兒少所處環境直接影響其健康或安全
4.單純經濟個案
5. 已接受政府或民間單位協助且可滿足案家需求之個案
6.非因家庭因素或照顧者因素所造成之中輟或中輟之虞個案
7.主要照顧者功能有欠缺,但有替代照顧者可及時提供照顧且照顧功能佳
8.兒少有情緒問題但家庭可因應
v 9.以上皆是
問:微電影<小山>要提醒的兒少高風險家庭責任通報人員有哪些?
1.醫事人員
2.公寓大廈管理員
3.教育教保人員
4.火車列車長
5.一般民眾
v 6.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管教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管教使用的方式、強度超過孩子的年齡、特質、身心狀況所能負荷的範圍
2.只有用打罵、剝奪等方式管教孩子,難以彈性調整
3.管教者將莫名的事由如龐大家庭經濟壓力、夫妻關係惡化歸因於小孩,以憤怒、負向的語言,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沒價值、不值得被關愛的人
v 4.以上皆是
問:下列哪一項指標的發生,致使兒少日常生活沒有獲得適當照顧,屬於兒少高風險家庭的定義?
1.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帶年幼子女與人同居、或有離家出走之念頭者等。
2.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3.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有自殺風險個案,尚未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自殺行為。
4.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
5.非自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負擔家計者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
6.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
v 7.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安全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經常有不明人士出入家中或頻繁更換同居人;或經常將兒少託付給不同的照顧者照顧
2.照顧者攜子女經常深夜未歸在外遊蕩,或出入不良場所,影響兒少生活作息
3.照顧者攜子女經常深夜未歸在外遊蕩,或出入不良場所,影響兒少生活作息,家中成員經常爭執、關係不佳,使兒少處於高衝突、高暴力之環境,致其人身安全遭受威脅
v 4.以上皆是
問:以下的餐食因素,何者與兒少處於高風險狀態有關?
1.連續吃泡麵、稀飯;喝水、吃餅乾充飢
2.一天只能吃一餐
3.幾乎不吃、暴飲暴食,或有囤積食物的習慣
v 4.以上皆是
問:劇中媽媽一聽到要住院,帶著孩子轉身就跑,醫事與志工人員處理兒少高風險家庭的敏感度,那一項比較接近正確的推測?
v 1.媽媽可能因為健保卡被鎖卡,擔心沒有錢付醫藥費
2.年輕媽媽不懂得照顧孩子
3.擔心哥哥也被妹妹傳染
4.不想住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