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等公務員測驗解答:僑務委員會114年第2期人才培訓課程-產業淨零推動策略,供備考參考。
「僑務委員會114年第2期人才培訓課程-產業淨零推動策略」e等公務園+e學中心+學習平臺解答
相信大家會搜尋進來,應該也是為了更快速完成測驗,貼心的我們懂你❤資料均網路上蒐集整理,僅供參考。大家善用Ctrl+F搜尋題目關鍵字,相信很快就找到答案。
問:為何投資人越來越重視 ESG 表現? 因為政府強制要求所有企業遵守 ESG 能幫企業減稅 ESG 可以取代財務報表v ESG 表現可提升企業形象並降低風險
問:下列哪一種方式不屬於達成淨零碳排的常見策略? 使用可再生能源 投資碳補償(如造林)v 增加煤炭使用以維持供電穩定 提升能源效率
問:下列哪一項是企業邁向淨零碳排的首要步驟? 將產品價格提高v 定期計算企業碳足跡(碳排放盤查) 購買碳權後即不再需要其他行動 對外宣傳公司很環保
問:ESG 的三大構面分別是什麼? 環保、銷售、人力資源 能源、社會、政府v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環境、供應鏈、管理制度
問:企業為何積極設定「淨零碳排」目標? 僅為了行銷效果 淨零政策可快速提高營收v 回應投資人與消費者對永續的期待 因碳排與企業績效無關
問:「淨零碳排」的意思是完全不排放任何溫室氣體。 ○v ╳
問:公司治理(Governance)最關注的是v 透明的管理制度與誠信經營 員工滿意度 公司營收成長率 工廠的碳排放量
問:關於碳權(Carbon Credit),下列何者正確? 企業用來交換商品的代幣 政府對高碳排產業的補貼v 可用來抵銷企業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量 是公司經營損益的一部分
問:ESG 中的「S」是指公司所繳納的稅金。 ○v ╳
問:下列哪一項最符合企業在 ESG 中「環境(E)」的實踐? 提供員工多元文化培訓v 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 加強財務報表透明度 推出公益贊助計畫
問:電動車的推廣與普及有助於減少交通部門的碳排放。v ○ ╳
問: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中,住宅部門是主要排放來源之一。 ○v ╳
問: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是實現淨零碳排的重要手段之一。v ○ ╳
問:ESG 只適用於大型跨國企業,小型企業不需要關注。 ○v ╳
問: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是工業部門。v ○ ╳
問:減少碳排放可以提升企業的 ESG 表現。v ○ ╳
問:實現淨零碳排只需要政府努力,個人不需要改變生活習慣。 ○v ╳
問:植樹造林能幫助吸收二氧化碳,對達成淨零碳排有幫助。v ○ ╳
問:為了達成2015 年196 國簽署的《巴黎協定》1.5°C 全球升溫目標,全球碳排應於幾年前後降至淨零。 2027 2030 2040v 2050
問:「淨零碳排」與「碳中和」的差異主要在於? 碳中和僅適用個人,淨零適用企業v 碳中和重在補償,淨零強調實際減排與全盤策略 碳中和成本較高,淨零免費推動 沒有差異,是相同意思
問:為何投資人越來越重視 ESG 表現?
因為政府強制要求所有企業遵守
ESG 能幫企業減稅
ESG 可以取代財務報表
v ESG 表現可提升企業形象並降低風險
問:下列哪一種方式不屬於達成淨零碳排的常見策略?
使用可再生能源
投資碳補償(如造林)
v 增加煤炭使用以維持供電穩定
提升能源效率
問:下列哪一項是企業邁向淨零碳排的首要步驟?
將產品價格提高
v 定期計算企業碳足跡(碳排放盤查)
購買碳權後即不再需要其他行動
對外宣傳公司很環保
問:ESG 的三大構面分別是什麼?
環保、銷售、人力資源
能源、社會、政府
v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環境、供應鏈、管理制度
問:企業為何積極設定「淨零碳排」目標?
僅為了行銷效果
淨零政策可快速提高營收
v 回應投資人與消費者對永續的期待
因碳排與企業績效無關
問:「淨零碳排」的意思是完全不排放任何溫室氣體。
○
v ╳
問:公司治理(Governance)最關注的是
v 透明的管理制度與誠信經營
員工滿意度
公司營收成長率
工廠的碳排放量
問:關於碳權(Carbon Credit),下列何者正確?
企業用來交換商品的代幣
政府對高碳排產業的補貼
v 可用來抵銷企業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量
是公司經營損益的一部分
問:ESG 中的「S」是指公司所繳納的稅金。
○
v ╳
問:下列哪一項最符合企業在 ESG 中「環境(E)」的實踐?
提供員工多元文化培訓
v 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
加強財務報表透明度
推出公益贊助計畫
問:電動車的推廣與普及有助於減少交通部門的碳排放。
v ○
╳
問: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中,住宅部門是主要排放來源之一。
○
v ╳
問: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是實現淨零碳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v ○
╳
問:ESG 只適用於大型跨國企業,小型企業不需要關注。
○
v ╳
問: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是工業部門。
v ○
╳
問:減少碳排放可以提升企業的 ESG 表現。
v ○
╳
問:實現淨零碳排只需要政府努力,個人不需要改變生活習慣。
○
v ╳
問:植樹造林能幫助吸收二氧化碳,對達成淨零碳排有幫助。
v ○
╳
問:為了達成2015 年196 國簽署的《巴黎協定》1.5°C 全球升溫目標,全球碳排應於幾年前後降至淨零。
2027
2030
2040
v 2050
問:「淨零碳排」與「碳中和」的差異主要在於?
碳中和僅適用個人,淨零適用企業
v 碳中和重在補償,淨零強調實際減排與全盤策略
碳中和成本較高,淨零免費推動
沒有差異,是相同意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