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等公務員,e學中心,解答,測驗,兩公約種子培訓營總論講義(一)
「兩公約種子培訓營總論講義(一)」e等公務園+e學中心+學習平臺解答
相信大家會搜尋進來,應該也是為了更快速完成測驗,貼心的我們懂你❤資料均網路上蒐集整理,僅供參考。大家善用Ctrl+F搜尋題目關鍵字,相信很快就找到答案。
問:人權體系中的「積極權利」內容,包括「受益權」及「社會權」,下列何者不屬於社會權? (A)生存權v (B)自由權 (C)學習權 (D)環境權。 問:「兩公約」在我國施行後,所揭示的人權規定,在國內之效力如何? (A)經大法官宣示才生效v (B)具有國內法律效力 (C)在戰爭時才適用 (D)不具任何效力。 問:「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Right)」(亦稱「國際人權法典」)包含三份重要文件,以下何者為非? (A)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B)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v (C)防止及懲治危害人群罪公約 (D)世界人權宣言。 問:可視為現代國際人權法規範的重要基礎,且是「世界人權宣言」規範內容試圖給予定義的規定,係指聯合國憲章何規定? (A)聯合國憲章第25及第26條 (B)聯合國憲章第36及第37條v (C)聯合國憲章第55及第56條 (D)聯合國憲章第77及第78條。 問:下列何者為非 (A)十七、十八世紀資本主義時期,人權限於人人生而平等與自由等權利,此類人權稱第一代人權 (B)十九世紀以後,人權逐步從政治領域擴大至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此類人權稱第二代人權 (C)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從個人人權發展到集體人權,此類人權被稱第三代人權v (D)聯合國1996年才通過「發展權利宣言」,確立發展權成為不可被剝奪的人權內涵。 問:我國於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之前,曾於何時?即由我國駐聯合國代表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下題目均合稱「兩公約」 (A) 1948年10月12日 (B)1945年12月10日v (C)1967年10月5日 (D)1976年3月23日。 問:「兩公約施行法」之施行日期為何? (A)2009年3月31日 (B)2009年4月22日 (C)2009年5月14日v (D)2009年12月10日。 問:下列論述何者為非? (A)在義務履行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強調的是締約國有立即實現的義務 (B)在義務履行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比較有彈性,要求的是漸近式實現的義務v (C)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僅著重於個人生命權的保障 (D)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著重於個人向國家爭取福利的權利。 問:人權保障的本質為下列何者? (A)絕對性與固定性v (B)相對性與調和性 (C)調和性與固定性 (D)相對性與固定性。 問:聯合國於何時通過「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1948年10月12日v (B)1948年12月10日 (C)1966年12月16日 (D)1976年3月23日。
問:人權體系中的「積極權利」內容,包括「受益權」及「社會權」,下列何者不屬於社會權?
(A)生存權
v (B)自由權
(C)學習權
(D)環境權。
問:「兩公約」在我國施行後,所揭示的人權規定,在國內之效力如何?
(A)經大法官宣示才生效
v (B)具有國內法律效力
(C)在戰爭時才適用
(D)不具任何效力。
問:「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Right)」(亦稱「國際人權法典」)包含三份重要文件,以下何者為非?
(A)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B)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v (C)防止及懲治危害人群罪公約
(D)世界人權宣言。
問:可視為現代國際人權法規範的重要基礎,且是「世界人權宣言」規範內容試圖給予定義的規定,係指聯合國憲章何規定?
(A)聯合國憲章第25及第26條
(B)聯合國憲章第36及第37條
v (C)聯合國憲章第55及第56條
(D)聯合國憲章第77及第78條。
問:下列何者為非
(A)十七、十八世紀資本主義時期,人權限於人人生而平等與自由等權利,此類人權稱第一代人權
(B)十九世紀以後,人權逐步從政治領域擴大至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此類人權稱第二代人權
(C)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從個人人權發展到集體人權,此類人權被稱第三代人權
v (D)聯合國1996年才通過「發展權利宣言」,確立發展權成為不可被剝奪的人權內涵。
問:我國於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之前,曾於何時?即由我國駐聯合國代表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下題目均合稱「兩公約」
(A) 1948年10月12日
(B)1945年12月10日
v (C)1967年10月5日
(D)1976年3月23日。
問:「兩公約施行法」之施行日期為何?
(A)2009年3月31日
(B)2009年4月22日
(C)2009年5月14日
v (D)2009年12月10日。
問:下列論述何者為非?
(A)在義務履行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強調的是締約國有立即實現的義務
(B)在義務履行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比較有彈性,要求的是漸近式實現的義務
v (C)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僅著重於個人生命權的保障
(D)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著重於個人向國家爭取福利的權利。
問:人權保障的本質為下列何者?
(A)絕對性與固定性
v (B)相對性與調和性
(C)調和性與固定性
(D)相對性與固定性。
問:聯合國於何時通過「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1948年10月12日
v (B)1948年12月10日
(C)1966年12月16日
(D)1976年3月23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