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等公務員,e學中心,解答,測驗,採檢注意事項(送驗原則、檢體選擇、收集、運送、處理)
「採檢注意事項(送驗原則、檢體選擇、收集、運送、處理)」e等公務園+e學中心+學習平臺解答
相信大家會搜尋進來,應該也是為了更快速完成測驗,貼心的我們懂你❤資料均網路上蒐集整理,僅供參考。大家善用Ctrl+F搜尋題目關鍵字,相信很快就找到答案。
問:關於痰液合格檢體的篩選方法,何者敘述是錯的? 1.Bartlett積分法中,積分大於等於1分時,為合格檢體。 2.Murray和Washington分類法中,group 4和group 5代表為合格檢體。v 3.Bartlett積分法中,抹片中見黏液(mucus)時,分數要減1分。 4.Murray和Washington分類法中,上皮細胞>25/LPF都是不合格檢體。 問:關於細菌培養檢體收集,下列何者正確?v 1.住院超過三天的腹瀉病患,不需做一般細菌培養,應進行困難縮狀桿菌培養。 2.採檢容器中最好添加少量福馬林以避免正常菌叢或污染菌的過度生長。 3.使用抗生素後再進行採檢,可以避免正常菌叢的干擾。 4.連續24小時收集的尿液或痰液較能培養出真正的致病菌。 問:下列何者是微生物(細菌)室應提供的資訊與服務? 1.提供各項檢體正確採檢資訊。 2.產生具臨床意義與符合臨床需求的報告,避免過多不具臨床意義的菌種和不必要的抗生素報告。 3.定期監測檢討各項品質指標,包括檢體退件率、檢體污染率以及報告時效等。v 4.以上皆是。 問:關於血液培養報告的意義,下列何者正確? 1.可能的污染菌種:凝固?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微球菌、芽孢桿菌及丙酸桿菌屬等。 2.污染率閾值:原則上以不超過3%為佳。 3.污染菌種報告原則:不報告藥物試驗結果,報告中註記注意採檢污染的可能性。v 4.以上皆是。 問:關於導管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須以無菌器械及無菌步驟進行導管收集。 2.收集的導管不可過長,約3-5公分即可。 3.實驗室可以用滾動法和震盪法來進行培養。v 4.導管培養本身就足以診斷血管內導管相關性感染,不需再多抽一套週邊血液進行血液培養。 問:下列何者痰液的抹片鏡檢結果,其代表最差的痰液檢體品質? 1.上皮細胞<10/LPF,多核性白血球<10/LPF 2.上皮細胞>25/LPF,多核性白血球>25/LPFv 3.上皮細胞>25/LPF,多核性白血球<10/LPF 4.上皮細胞25/LPF 問:關於尿液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應將前段尿先行排出,收集中段尿。v 2.收集尿液前,若無尿意,應喝大量的水以幫助排尿。 3.收集尿液後,應立即送檢,無法立即送檢之保存溫度為2-8℃。 4.應避免任何部位接觸無菌容器內部。 問:關於厭氧培養的檢體,下列何者正確? 1.痰液和咽喉拭子是可以接受的檢體。 2.表層傷口的厭養培養,採檢時要避免皮膚正常菌叢的干擾。v 3.中段尿的厭氧培養不具臨床意義,恥骨上方抽取尿才適合進行驗養培養。 4.褥瘡檢體是絕佳的厭氧培養檢體。 問:關於痰液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清晨第一口痰是很好的檢體。 2.用力呼吸三次,深咳出肺部痰液,直接咳入無菌容器內。 3.應避免將口水或是鼻腔下的液體置入收集容器內v 4.應先以「清水」漱口清洗嘴巴 ,用市售含消毒劑的漱口水效果更好。 問:若傷口培養出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下列何者較具有臨床意義?v 1.直接抹片中可見葡萄球菌並且和多核性白血球相關。 2.在多個檢體中只有ㄧ個部位分離出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 3.傷口分離出多種細菌,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是其中一種。 4.抹片中見多量的上皮細胞,代表和表皮感染有密切關係。 問:關於生殖泌尿道細菌培養的檢體收集與報告,下列何者正確? 1.子宮頸檢體可以棉棒直接穿過陰道採檢,可獲得更多更具臨床意義的檢體。v 2.孕婦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或細菌性陰道炎,陰道檢體培養通常無法得到有意義的結果。 3.大於三種細菌以上的泌尿道培養結果通常代表病患遭受嚴重複雜的感染。 4.泌尿道正常情況下是無菌的,少量的細菌就具有臨床意義,都要完整的報告給臨床醫師。 問:關於血液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採檢前,應做好「三消」的完整消毒步驟。v 2.ㄧ套血液就足以診斷菌血症,無需費時費力的抽取第二~三套。 3.成人血液培養,每個培養瓶應注入約5-10CC的血液。 4.應避免將空氣打入厭氧血液培養瓶中。 問:關於導尿檢體的收集,下列何者正確? 1.採取導尿袋中的尿液檢體具採集便利性,可隨時送檢。 2.導尿管頭(foley tip)上有許多細菌,拔出後應立即送檢。v 3.應使用無菌操作技術,以帶有針筒的針頭插入導管的收集部位。 4.導尿的尿液檢體逤無法立即送檢,應冷凍保存。 問:錯誤的檢體收集對於細菌培養檢驗結果會有何影響? 1.正常菌叢或污染菌過度生長影響真正致病菌的培養。 2.細菌室成本增加以及影響實驗室的效能。 3.病患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增加。v 4.以上皆是。 問:有關腦脊髓液(CSF)細菌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v 1.採檢後應立即送檢,全程應以2-8℃低溫保存送檢。 2.實驗室收到檢體後,應立即處理(接種)。 3.醫生採集檢體時需穿防護衣、戴口罩及手套。 4.如同血液採檢的步驟,進行皮膚三消後,再行採檢。
問:關於痰液合格檢體的篩選方法,何者敘述是錯的?
1.Bartlett積分法中,積分大於等於1分時,為合格檢體。
2.Murray和Washington分類法中,group 4和group 5代表為合格檢體。
v 3.Bartlett積分法中,抹片中見黏液(mucus)時,分數要減1分。
4.Murray和Washington分類法中,上皮細胞>25/LPF都是不合格檢體。
問:關於細菌培養檢體收集,下列何者正確?
v 1.住院超過三天的腹瀉病患,不需做一般細菌培養,應進行困難縮狀桿菌培養。
2.採檢容器中最好添加少量福馬林以避免正常菌叢或污染菌的過度生長。
3.使用抗生素後再進行採檢,可以避免正常菌叢的干擾。
4.連續24小時收集的尿液或痰液較能培養出真正的致病菌。
問:下列何者是微生物(細菌)室應提供的資訊與服務?
1.提供各項檢體正確採檢資訊。
2.產生具臨床意義與符合臨床需求的報告,避免過多不具臨床意義的菌種和不必要的抗生素報告。
3.定期監測檢討各項品質指標,包括檢體退件率、檢體污染率以及報告時效等。
v 4.以上皆是。
問:關於血液培養報告的意義,下列何者正確?
1.可能的污染菌種:凝固?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微球菌、芽孢桿菌及丙酸桿菌屬等。
2.污染率閾值:原則上以不超過3%為佳。
3.污染菌種報告原則:不報告藥物試驗結果,報告中註記注意採檢污染的可能性。
v 4.以上皆是。
問:關於導管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須以無菌器械及無菌步驟進行導管收集。
2.收集的導管不可過長,約3-5公分即可。
3.實驗室可以用滾動法和震盪法來進行培養。
v 4.導管培養本身就足以診斷血管內導管相關性感染,不需再多抽一套週邊血液進行血液培養。
問:下列何者痰液的抹片鏡檢結果,其代表最差的痰液檢體品質?
1.上皮細胞<10/LPF,多核性白血球<10/LPF
2.上皮細胞>25/LPF,多核性白血球>25/LPF
v 3.上皮細胞>25/LPF,多核性白血球<10/LPF
4.上皮細胞25/LPF
問:關於尿液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應將前段尿先行排出,收集中段尿。
v 2.收集尿液前,若無尿意,應喝大量的水以幫助排尿。
3.收集尿液後,應立即送檢,無法立即送檢之保存溫度為2-8℃。
4.應避免任何部位接觸無菌容器內部。
問:關於厭氧培養的檢體,下列何者正確?
1.痰液和咽喉拭子是可以接受的檢體。
2.表層傷口的厭養培養,採檢時要避免皮膚正常菌叢的干擾。
v 3.中段尿的厭氧培養不具臨床意義,恥骨上方抽取尿才適合進行驗養培養。
4.褥瘡檢體是絕佳的厭氧培養檢體。
問:關於痰液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清晨第一口痰是很好的檢體。
2.用力呼吸三次,深咳出肺部痰液,直接咳入無菌容器內。
3.應避免將口水或是鼻腔下的液體置入收集容器內
v 4.應先以「清水」漱口清洗嘴巴 ,用市售含消毒劑的漱口水效果更好。
問:若傷口培養出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下列何者較具有臨床意義?
v 1.直接抹片中可見葡萄球菌並且和多核性白血球相關。
2.在多個檢體中只有ㄧ個部位分離出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
3.傷口分離出多種細菌,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是其中一種。
4.抹片中見多量的上皮細胞,代表和表皮感染有密切關係。
問:關於生殖泌尿道細菌培養的檢體收集與報告,下列何者正確?
1.子宮頸檢體可以棉棒直接穿過陰道採檢,可獲得更多更具臨床意義的檢體。
v 2.孕婦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或細菌性陰道炎,陰道檢體培養通常無法得到有意義的結果。
3.大於三種細菌以上的泌尿道培養結果通常代表病患遭受嚴重複雜的感染。
4.泌尿道正常情況下是無菌的,少量的細菌就具有臨床意義,都要完整的報告給臨床醫師。
問:關於血液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1.採檢前,應做好「三消」的完整消毒步驟。
v 2.ㄧ套血液就足以診斷菌血症,無需費時費力的抽取第二~三套。
3.成人血液培養,每個培養瓶應注入約5-10CC的血液。
4.應避免將空氣打入厭氧血液培養瓶中。
問:關於導尿檢體的收集,下列何者正確?
1.採取導尿袋中的尿液檢體具採集便利性,可隨時送檢。
2.導尿管頭(foley tip)上有許多細菌,拔出後應立即送檢。
v 3.應使用無菌操作技術,以帶有針筒的針頭插入導管的收集部位。
4.導尿的尿液檢體逤無法立即送檢,應冷凍保存。
問:錯誤的檢體收集對於細菌培養檢驗結果會有何影響?
1.正常菌叢或污染菌過度生長影響真正致病菌的培養。
2.細菌室成本增加以及影響實驗室的效能。
3.病患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增加。
v 4.以上皆是。
問:有關腦脊髓液(CSF)細菌培養的檢體收集,下列何者為誤?
v 1.採檢後應立即送檢,全程應以2-8℃低溫保存送檢。
2.實驗室收到檢體後,應立即處理(接種)。
3.醫生採集檢體時需穿防護衣、戴口罩及手套。
4.如同血液採檢的步驟,進行皮膚三消後,再行採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