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屬第二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對性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媒介傳染病控制可有效截斷傳染途徑。
○
確認內含病原體或其抗體之血清或血漿檢體,應保存至少1個月。
○
醫療機構應有專人負責傳染病之通報並主動與當地衛生機關聯繫。
○
退伍軍人病屬第三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傳染病的防治方法之一預防接種可增加宿主抵抗力。
○
環境等檢體,可由醫事人員或經採檢相關訓練之人員採檢。
○
檢體分離培養之結核菌菌株應保存2年。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屬第三類傳染病,應於1週內通報。
╳
及早發現傳染病或傳染源是傳染病監測的目的之一。
○
H5N1流感屬第一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傳染病檢體係指所有可能發生傳染之檢體均須訂有包裝及運送標準作業流程,非僅針對法定傳染病之檢體而言。
○
檢體以3層包裝為原則,包裝區分為A類感染性物質、B類感染性物質、 一般檢體等三種。
○
檢體採檢後,全血血瓶放置於常溫,抗凝固全血、血清、組織等應立即放於室溫保存。
╳
傳染病病人檢體,由醫師採檢為原則;接觸者檢體,由醫師或其他醫事人員採檢。
○
傳染病檢驗結果,由中央主管機關或其指定、委託、認可之檢驗單位確定之。
○
醫療機構全年度未有傳染病檢體之運送者,不用訂定傳染病檢體包裝運送相關作業程序機制。
╳
早期發現病人與早期診斷是管理傳染源有效方法之一。Peigogo.com
○
流感併發重症屬第四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傳染病病人檢體可由其他醫事人員取代醫師採檢。
╳
傳染病病人檢體採檢,病人及有關人員可因隱私拒絕、規避採檢。
╳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屬第三類傳染病,應於1週內通報。
○
裝檢體之第一層容器為無菌、不滲漏容器,容器外壁上註明個案資料。
○
肺結核通報個案初次痰塗片套數3 套(含)以上者達85%符合查核基準A級。
╳
庫賈氏病屬第四類傳染病,可於1個月內通報。
○
一般臨床檢體運送規定自採檢次日起至實驗室收件日不得超過3日均應盡速送達實驗室。
○
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重症屬第五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傳染病病人之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與其他可能具傳染性物品均屬傳染病病人檢體範圍。
○
登革熱屬第二類傳染病,應於24小時內通報。
○
評論